每天炒菜都少不了食用油,現在超市售賣的食用油有山茶油、菜籽油、豆油、玉米油、芝麻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等,品種琳瑯滿目,而食用油的票證時代,已成了老一輩人遙遠的記憶。
上世紀60年代初的困難時期,憑票供應的食用油非常短缺,往年每人每月的半斤指標降到了4兩。缺油的日子,為難了家庭主婦。大年三十前,媽媽清早就冒著風雪,去肉食店排隊,為的是排隊在前,想買到好一些的肥肉,可以多煎點豬油。媽媽買回年節每人增加的半斤豬肉和糧冊上月供的指標肉,留下過年餐桌上的一份,又選下一半肥的煎油,把煎好的油摻和到菜油或茶籽油里,媽媽說這樣炒菜省油,炒的菜也有油香,吃了不寡心,地方習俗說,肚子里沒有油水時,心慌心燥,稱“寡心”。不過就算省著用,往往到了下半月,家里也沒什么油了,只能吃紅鍋子菜(沒有放油炒的菜)。
有一次聽居委會人說,肉店到了一批煎好的熟豬油,媽媽說帶我去看看,能排隊買到就好。肉店離我家不遠,一路上就看見不少人拿著油罐,急匆匆地往肉店趕。到了肉店,只見門旁擺著幾個大圓鐵桶,有一個打開了蓋,里面裝著像面一樣的稀糊糊。我家鄰居玲玲也拿著一個小盆來了,賣油的大叔接過她遞上的紙條,看了一遍,問:“小朋友,你們家有誰生病了?”原來買豬油還要有醫院的證明。而桶里的稀糊糊,是“皮革油”。當年的豬肉都剝皮作皮革用,刮掉皮上薄薄的肥肉煎了油。我們回家后,媽媽也找醫院開了證明,記得證明上寫的內容是“水腫病,請供豬油1斤”,上面蓋有醫院的大紅印章。
為彌補指標食油的短缺,媽媽有次到附近鄉下找朋友,回來時帶了一小把青菜,還提回一個小油瓶,那天晚餐炒的青菜特別油亮。我們兄弟姐妹知道媽媽找來了油,高興地把菜挾進嘴里,但即刻就感覺出有一種異味,我已咽到了喉邊的菜又嘔吐出來了。媽媽急得說:“別吃了,快吐掉。”隨后又長嘆一口氣說“看來這棉籽油還是不能吃啊”。到了現在才知道,棉籽油雖然是植物食用油中營養價值高的品種,但必須要經過精煉才可以食用。
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爸媽先后去世,我依然是每月拿著糧油冊,帶著兩個孩子,去糧店買回全家四口人的2斤油。
居民食用油的票證時代,貫穿了我的童年和我兒子的童年。到了1993年,糧油取消了憑票購買,從此,食用油的票證時代一去不復返。
如您想了解我廠最新產品和更全面的信息資料請點擊此鏈接進入我廠官方網站: http://www.tzhongchuang.com